第636章 无形的交锋(1/2)
李默一开口,众人都看向了他。
李默缓缓说道:“成老板也是白彭镇的人,可以说发家还在果子村养殖公司之后,靠着几辆三轮车然后形成了车队。最后以这支铁骑,长达三年将白彭镇各个村子的特产,送到了镇子上。
成老板通过这个车队发家,但是这个钱挣得光明正大,让人没有丝毫的嫉妒。有人说,很多人仇富心理。其实想一想,为什么会有仇富心理。就是我之前说的,财富和德行匹配与否的问题。有些商人为富不仁,地沟油、冒牌货、囤积居奇……人家怎么能不仇视。”
说到这里,李默笑了笑:“那些体育明星,有的一年挣几个亿,我也没看哪个群众仇视嘛。”
李默笑的时候,看向其他商人,他们也跟着笑,但是笑容有些勉强。
唯有成云,目光闪烁,似有所思。
杨吉缪知道李默在说什么,常溪县这些商人,包括自己都是因为常溪县发展而起来的。
李默想要倡导一个价值取向,那就是所有人围绕常溪县发展去做生意,那么就会得到扶持。这番言论,再加上成云等人的成功案例,的确很有蛊惑性。
他们带来的一些商人,显然有些意动。
一旦给李默三言两语,把这些人给笼络了,那他这个会长也就没有什么凝聚力了。
所以杨吉缪没有让李默继续发挥,而是笑着说道:“李书记举的例子非常好,我们这些人很多都是跟着常溪县的发展而有所成就。当然在这其中,大家都付出了很多。像是成总就是,之前开矿泉水厂,几次濒临破产,最后靠着一些政策才能够有如今的成就。
咱们商界与地方的发展,那是相辅相成的。格局肯定要有,不过也要在商言商,我们想要常溪县好,相信常溪县也希望我们能够更好。”
杨吉缪这番话,看似迎合李默,实际上也辩驳了李默。
特别他说到成云险些破产的经历,很多人都明白,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。
成云的矿泉水厂成立之后,遭到了一些水业龙头的狙击,一时之间险些挺不住。
甚至一些龙头,准备要收购成云的水厂。还是商会的人力挺一把,再加上他自己争取到了常溪县的政策,这才存活了下来。
如果成云不争不抢的话,还能有今天的成就?
一番话有理有据,这也让李默看到,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商会会长的原因。
李默之所以没有拿杨吉缪举例子,那是因为杨吉缪就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。他不像是成云,就是农民起家,他们对常溪县是感激的。
用感情去笼络成云,是个比较适合的方式。
可是用感情来笼络杨吉缪显然是不行的,杨吉缪当初发家的时候,是他看出了特产公司的垄断地位。
而且特产公司中途经营不善,完全是因为机制问题。
所以杨吉缪立刻选择了承包,几乎是空手套白狼的形式,将特产公司拿在了自己的手上。
拿到手之后,立刻更改机制,利用特产公司的垄断地位,迅速赚取了第一桶金。
在杨吉缪的眼里,李默为代表的一些公家人,就如同被枷锁套着的聪明人。只能作为工具,为他创造财富。
他也善于抓住机会,寻找体制内的漏洞,并且借此赚取财富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