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大树将军冯异 > 第349章 单刀赴会:大汉将军顶天立地

第349章 单刀赴会:大汉将军顶天立地(1/2)

目录

第二次和谈使团离去不到十日,塔拉夫的第三次使团就踏着初春的融雪,抵达了哈尔汗。

这次的使团规模更大,不仅有两百名随从,还带着伊拉古亲笔书写的 “会盟邀请函”—— 邀请函用金粉书写在丝绸上,言辞恳切,邀请冯章前往塔拉夫国都 “冰原城”,举行最高级别的君主会盟,签订永久和平盟约。

“冰原城?” 耿弇接过邀请函,只看了一眼,就重重摔在案上,“这分明是鸿门宴!当年项羽宴请高祖皇帝于鸿门,若非张良、樊哙相助,高祖险些丧命。伊拉古此举,定是想扣押将军做人质,要挟我军!”

吴汉也忧心忡忡:“将军身系西域安危,万万不可轻易涉险。冰原城是塔拉夫的腹地,一旦进入,便如羊入虎口,再难脱身。不如派一名使者前往,代为签署盟约便是。”

帐内的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,都劝冯章不要答应。冯章却拿着那份金粉邀请函,反复翻看,眉头微蹙 —— 他知道此行凶险,但也明白,若是拒绝,后果不堪设想。

“诸位有所不知。” 冯章放下邀请函,目光扫过众将,“如今西域各部落都在观望,若是我拒绝伊拉古的邀请,他们会觉得汉朝畏惧塔拉夫,那些原本归附的部落,很可能会倒向伊拉古。到时候,咱们不仅要面对塔拉夫的大军,还要防备背后的部落偷袭,腹背受敌,处境会更加艰难。”

“可也不能拿将军的性命去冒险啊!” 耿弇急道,“要不,末将替将军去?末将年轻,身手好,就算出事,也能突围回来!”

“不行。” 冯章摇摇头,“伊拉古邀请的是本将,若是换了人,他定会认为汉朝没有诚意,和谈还是会破裂。” 他沉吟片刻,忽然一笑,“当年关云长单刀赴会,于万军之中全身而退,传为千古佳话。本将虽不及关公勇猛,却也愿效先贤之勇,去冰原城走一遭。”

经过一夜的激烈讨论,众人最终定下了周密的计划:

1. 人质交换:冯章接受邀请,但要求塔拉夫使团留下三名高级军官作为人质,若冯章在冰原城遭遇不测,立即处死人质;

2. 精兵护卫:由耿弇率领五百幽州铁骑,伪装成随从,随冯章一同前往冰原城 —— 这些骑兵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,每人配双马、强弩和弯刀,能应对突发状况;

3. 后方戒备:吴汉留守哈尔汗,主持军务,同时派三万汉军,在哈尔汗与冰原城之间的 “黑风口” 驻扎,若冯章失联,立即进军冰原城;

4. 情报联络:萨仁图雅派二十名精通追踪和潜行的部落勇士,乔装成牧民,沿途跟随,及时传递情报。

临行前,冯章将吴汉叫到中军帐,从怀中取出一枚虎符,郑重地递给他:“此乃西域都护府的兵符,我走后,军中一切事务,皆由你决断。若我三月不归,或传回任何不测的消息,你不必犹豫,立即联合各部落,发兵北伐。记住,保住汉军,保住西域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
吴汉接过虎符,眼眶微红:“将军放心,末将定不负所托。您一定要平安回来。”

冯章拍了拍他的肩膀,没再多说,转身走出帐外。帐外,耿弇已经率领五百铁骑整装待发,士兵们身披轻甲,腰悬弯刀,背上挎着强弩,眼神锐利如鹰。萨仁图雅也来了,她递给冯章一件黑色的羊皮袄:“冰原城比哈尔汗冷得多,这件袄子是用白熊皮做的,能抵御零下四十度的严寒。还有这个。” 她又递过一个小巧的银壶,“里面装的是草原上的‘醒酒药’,若是伊拉古设宴灌酒,你喝一点,能保持清醒。”

冯章接过羊皮袄和银壶,心中一暖:“多谢夫人。”

当天午后,冯章与耿弇带着五百铁骑,随塔拉夫使团一同北上。越往北走,气候越寒冷,积雪越厚,原本还能看到的嫩绿草芽,渐渐被白雪覆盖,只剩下一望无际的雪原。偶尔能看到游牧部落的帐篷,牧民们看到汉军的旗帜,都纷纷走出帐篷,好奇地观望 —— 他们大多从未见过中原的军队,对这支穿着黑色盔甲、骑着高头大马的队伍充满了敬畏。

沿途的塔拉夫部落,对冯章一行倒是十分 “热情”,每个部落的首领都会出来迎接,献上奶酒和烤肉。但冯章和耿弇始终保持警惕,奶酒只浅尝辄止,烤肉也只吃自己带来的干粮 —— 他们怕食物里被下了药。

经过半个月的艰难行军,他们终于抵达了冰原城。这座塔拉夫的国都,与中原的城池截然不同:城墙是用巨大的圆木和冰块砌成的,高达五丈,表面光滑如镜,在阳光下泛着冰冷的光泽;城内的建筑大多是尖顶木屋,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,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棱;街道宽阔,却很少有行人,偶尔经过的塔拉夫人,都是身材高大、金发碧眼,穿着厚重的皮袄,手里拿着马鞭,眼神警惕地打量着汉军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