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> 第201章 皇室资产变现考查

第201章 皇室资产变现考查(1/2)

目录

广储司值班房内,午时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酸枝红木案几上,却驱散不了室内空气中弥漫的躁动。

众位库房主事郎中围坐在一起,声音压得略低,却掩不住其中的激昂。

在有心官员缎库主事荣惠的带头撺掇下,在一众同僚之间掀起了一股为保利益不择手段的想法。

\"诸位,这郑孝胥是什么来头?是有什么依仗的过人之处?不过是一个过气的地方官员,皇太后和醇亲王凭什么派他来管理广储司?\"瓷器库郎中德海拍案而起,茶盏被震得哐当作响。

\"就是!\"皮库主管良源附和道,\"咱们内务府百年基业,岂能容一个外人(汉人)指手画脚?\"

“广储司乃是内务府重中之重,掌管皇室所有库藏和财务。”

\"听说这郑孝胥昨日还去拜访了醇亲王!\"缎库主事荣惠压低声音,\"指不定是委派了什么要紧的差事儿呢!\"
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情绪越发激昂。缎库主事郎中荣惠环视一圈,压低声音道:\"诸位,我有一计。咱们不如......\"

他凑近众人,如此这般地低语一番。众人闻言,先是面面相觑,继而纷纷点头。

\"好!就这么办!\"

\"对!阳奉阴违,看他们如何是好!\"

\"必要让他知道,咱们内务府的官员不是好惹的!\"

一众官员越说越激动,从消极执行命令,到故意制造事端,再到人身攻击与政治诬陷,各种手段一一列出。

最后,众人确定好步骤策略,纷纷起身,准备找各自相熟的同僚进行私下商议。

\"诸位,此事关系重大,咱们须得小心行事。\"

\"没错,先各自联络可靠之人,再做打算。\"

郑孝胥用过午膳回到值班房时,只见室内零星有着几位笔贴式小吏,正低头假装忙碌。

他环视一周,问道:\"各库郎中何在?可是都去用膳了?\"

一位小吏连忙起身答道:\"回大人,听说......听说各位郎中大人都有要事处理,这会儿都不在。\"

郑孝胥微微颔首,目光扫过空荡荡的案几。他早已料到会有这般情形,也不多言,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位置。

\"郑大,将广储司近日的卷宗取来。\"

郑大在小吏的帮助下,连忙捧来一摞厚重的卷宗。

郑孝胥摒退众人,独自在值班房内专心致志地查阅起来,尽快熟悉广储司的运作相关事宜。他翻阅得极快,目光如炬,很快便锁定了最重要的几份文件——广储司配合会计司清理紫禁城资产的进度报告。

\"原来如此......\"他轻声自语,指尖轻轻划过纸面。

昨日拜访醇亲王时,他已知晓许多紫禁城珠宝古董文玩已开始陆续秘密运至醇亲王府。而今日查阅卷宗,更证实了他的猜测。

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昨儿让人准备了上百把大锁与铁链,今早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小安公公便领着小太监取走了锁链,开始从紫禁城东华门处进行封闭宫室。

\"东华门处的角楼、内阁、文华殿、文渊阁......\"郑孝胥喃喃念着,\"皇上有命,封闭宫室的同时清理各宫建筑内的物品进行登记造册。\"

他翻开最新的记录,眉头微挑:\"估计不久后也会将其中价值不菲的物品秘密运出紫禁城,送往醇亲王府。\"

两个时辰内,郑孝胥几乎未起身,专注地翻阅着一份份卷宗。从广储司的日常运作,到皇室各类资产的分布与储藏数量,再到近期资产清理的进度,他迅速掌握了大量关键信息。

这期间各库主事官员,在值班房内来来往往,行色匆匆未做过多停留,都貌似公务繁忙。

窗外,夕阳的余晖渐渐西沉。郑孝胥合上最后一份卷宗,揉了揉酸涩的眼睛。他抬头看了看西洋钟,已是申时末。(下午16:45)

\"郑大,下衙吧。\"

郑孝胥整理好官服戴好顶戴花翎,领着郑大缓步离开内务府。回到府邸,郑孝胥直接换了一身长衫便服,匆匆用过些糕点晚餐。饭后,他嘱咐郑大去叫车。

\"走,去琉璃厂。\"

夜幕还未降临,不少琉璃厂的灯火已渐次亮起。

傍晚的琉璃厂依旧笼罩在一片人声鼎沸之中。

郑孝胥身着藏青色长衫,头戴瓜皮小帽,手持一柄湘妃竹折扇,缓步行走在古玩街的石板路上。他身后跟着郑大,肩上挎着一个蓝布包袱,里面装着几件随身携带的古玩样品。

郑孝胥站在街头端是一副老派样式,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。他知道,这一场关乎皇室命运的行动,只得自己亲身考察一番才行。

琉璃厂古玩街上,暮色渐浓。各家店铺门前挂着灯笼,映照着街道两旁摊位上的古玩字画。郑孝胥漫步其间,目光却始终在搜寻着什么。

郑孝胥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鳞次栉比的幌子——\"博古斋论古斋赏奇斋\"的匾额在斜阳下泛着暗红。

他刻意避开前门摆摊的贩夫走卒,专拣深巷里的\"瑞增源聚宝阁\"这类在古玩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挂着匾额的老字号。

\"郑大,\"郑孝胥停下脚步,指着前方一家挂着\"博古斋\"匾额的古董店,\"咱们去打听打听,他们家最近收了些什么好东西,价格如何。\"

郑大连忙点头,一同快步走进店内。

郑孝胥走进了\"博古斋\"。店内陈设古朴典雅,墙上挂着名人字画,博古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玩。店主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,见到郑孝胥进来,连忙起身相迎。

\"这位老爷,可是来看古玩的?\"老者笑眯眯地问道。

郑孝胥微微一笑,点了点头:\"老先生,我随便看看。询问着最近市面上有什么好东西?\"

老者连忙将郑孝胥引到博古架前,指着一件珍藏的青花瓷瓶说道:\"老爷,您看这件青花瓷瓶,是明朝永乐年间的,品相极好,老爷若是看中了这价格嘛......自是好商量。\"

郑孝胥拿起瓷瓶,仔细端详了一番,又放回原处:\"价格太高了,我出不起。\"

老者连忙说道:\"老爷,您要是真心想要,价格好商量。\"

郑孝胥摇了摇头:\"算了,我再看看。\"

郑孝胥热络的同古董掌柜进行攀谈,仔细打量着店内的摆件藏品,郑大则站在店门口,仔细观察着街上来往的行人。

这里既有衣着光鲜的达官贵人,也有衣衫褴褛的贩夫走卒,但更多的人是些穿着长衫、戴着眼镜的文人墨客,街道两旁他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,或独自一人徘徊在各个摊位前。

接着,郑孝胥又走访了\"论古斋赏奇斋\"等多家古董店。每到一处,他都仔细观摩店内的古玩,与店主攀谈磋商,了解各类古董珍玩珠宝的价格定位。

在\"瑞增源\"珠宝行,郑孝胥博古架旁摩挲着一只光绪仿乾隆御制珐琅彩瓷瓶,指尖轻叩瓷瓶底款:\"心中暗道这款识倒是新派,不过瓶身釉面开片倒是仿得不错。\"

掌柜高殿卿堆笑奉上茶盏:\"郑大人好眼力!这物件原是端方大人的旧藏,上月刚从天津卫收来。\"

哦,是吗?这端方大人不过去世数月,这些个东西都一股脑的流出来了。

\"嗨!谁说不是呢?″

\"郑大人,您也知道如今世道的光景,这宣统皇上都退位了,人也死了,为了生活还能怎么样?″

郑孝胥只是对着掌柜笑笑不语。

郑孝胥瞥见柜台上各国洋行的汇票,心中暗记,不时试探与洋人间的古董交易如何?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