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青春 > 重生之全能网红 > 第90章平衡各方利益

第90章平衡各方利益(1/2)

目录

李校长当然希望齐大海成功购地。

倘若促成这样一单交易,这对一个小学副校长来说,也是非常重要、非常可观的政绩。

李校长那么热情去拉拢齐大海,既是跟大老板搞好关系的需要,也是自己晋升的政.治资本的累积。

李校长才四十岁,正是富有上进心的年纪。

若论资格,老李他二十八岁那年便当上了“李屋村小学”的副校长。这一当就当了十几年。

主要原因,就是提拔他的那位沾亲带故的教育.局老领导,在提拔老李当副校长的第二年,就光荣地退休了。

从那以后,李校长再无靠山,宛如无根浮萍,别说在副校长的位置上滞留了十几个年头,蹉跎岁月。

他不被人谋夺掉副校长的位置,就算他人情世故练达,处世风格圆熟。

别小看了区区的小学副校长之位,按照国情,只要有两个人以上的单位,就存在着争权夺利。

所以小学之内,贪图副校长位置的同事,大有人在呢。

李校长蛰伏十余载,如今“李屋村小学”旧址地块要出售,那位跟他有些工作上交往的齐大海齐老板,不知道着了什么魔,竟然看上了这偏远小城市的12亩地。

齐老板亲口向他表达了购买的意愿。而且给出的价格还不低,有260万。

李校长顿时看到了自己“转正”的时机了。

正校长刘伟光,已经在“李屋村小学”校长之位,呆了足足六个年头。他比李校长更年轻,更有背景和靠山。所以不存在他退休后把位置腾出来给李校长的可能。

但刘校长上进之心,可比李校长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经过不懈努力,据说刘校长高升到县里教育.局当领导的可能性极高。

再不济,也可以平调到县里排名第一的小学泉水小学当校长。那待遇比之现在,可就高多了。

总之李校长如今已经四十岁了,自从提倡领导.岗位年轻化以来,李校长逐渐已经丧失掉了年纪方面的优势。

比如“李屋村小学”一共六位副校长,包括李校长在内有五个副校长都在四十岁左右。只有一位年过五十岁。

李校长比起其它人,顶多只剩下“资格老”这唯一优势了。的确!也没几个会在小学副校长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几年。

但优势已经逐渐丧失殆尽了。再赶不上现在这一次“转正”的机会,估计就要在副校长的位置上终老了。

这种例子,他在各大小学中可以找出一大堆。

可谓“不胜枚举”。

李校长于是空前活跃。

而他晋升最大的依仗,就是出售旧校址这单政绩。

据说如今分管“李屋村小学”的县里副局长最重政绩。只要李校长能拿出政绩,加上资格又老,“李屋村小学”校长位置一空出来,十拿九稳就是李校长的囊中之物了。

如今,梁腾的美女下属竟然很不识趣地,居然声称“齐大海”经过深思熟虑后,未必会购买学校的旧址地块。

这话真是戳中李校长的肺了。

李校长不悦地道:“齐老板能创办‘万象网’如此规模的大企业,作为第一流的企业家,肯定最重诚信。他透露过要购买地块的意愿,怎么可能又中途反悔”

“这不一定。不是说反悔就不重诚信。”

吴瑕摇摇头,就事论事地说:“做生意本来就考虑各种投资可能。一开始有那样的意向,甚至有些大企业都跟当地的政.府签了投资意向书,但最终没投资,那也屡见不鲜。”

“那种情况算不得违约,也不能说人家背信弃义。毕竟在法律上,意向投资并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啊。所以在看成绩总结时,说是签了多少‘意向投资’的,多半都是搞面子工程,为了图好看。最后落地的意向投资,简直少之又少。百不存一。”

“如果总结成绩时,说的是,签了多少‘合同投资’协议,那就具有法律约束力。最终会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投资落地的希望。不落实的那百分之四十,也不是中途变卦,而是资金不到位之类的客观因素制约……”

吴瑕就是在企业高层呆久了的,对于这里面的门门道道,了解得最清楚。

李校长当然也知道,吴瑕说的都是大实话。

但有时候大实话就是不讨人欢喜。

比如现在,李校长就听得面沉如水,连客套虚伪的假笑,都维持不了。

吴瑕指出问题的所在,当然不是为了沷李校长冷水,以打击他为乐趣。

她还没那么闲。李校长也没重要到值得她浪费那么多的时间。

摆出了事实,吴瑕才逐渐透.露了,她家老板的购地的意图:“李校长,我人比较直率。说得有不对之处,您别在意。其实我说这些,也是为了你好。如果你能及时醒悟,不再把希望统统放到齐大海一个人身上,一旦齐大海放弃购地时,你也不会那么被动。”

吴瑕这些话说得惋转了些,李校长听着,才比较舒服些。

他于是也叹着气,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。

“其实道理我都懂。咱们小学的刘校长,跟你们的意思有些大同小异。他主张公开竞价,拍卖小学地块,其实也是担心,齐大海最终会不会放弃购地。”

“但,我跟你们说句心里话,我也有我担心的问题啊。如今的土地市场其实并不太火。咱们一个三线小城市辖区里面的乡下地块,真要拍卖,会不会没人来竞拍一旦公开‘网拍’了,却无人问津,这种可能性不会没有吧”

“到时候,就连之前有购买意向的齐大海齐大海,嫌你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,不再考虑买你的地了。其他大老板又吸引不来。拍卖会的结果,就只有一个:流拍!”

“别说完全没这可能。我查了去年的数据,本县域内,有十宗土地公开在网上竞拍。结果居然有四宗地块,流拍了。我仔细查看了,那流拍的四宗地里,起码有三宗地块条件比咱们‘李屋村小学’旧址地块要好得多。剩下那宗流拍地块,跟咱小学的地块,则差不多。所以按照流程来走,咱们小学地块,流拍的可能性非常高!!!”

不愧是旧校址出售的负责人,李校长做的功课比任何人都扎实。

摆事实,列数据,讲道理,层层深入,非常有说服力啊。

不听不知道,听了之后,梁腾和吴瑕才恍然知道:原来这“李屋村小学”旧址地块,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值钱啊。

难怪齐大海开了那么一个不算太高的价格,对李校长也具有莫大吸引力。

梁腾却是深知:再过个十年,甚至更短时间,本地的地块价格会疯涨到什么程度。

不由得感叹,如今真是一个炒.地圈.地的黄金时代啊。

处在这个黄金时代的幸运者们,居然没有几个人有所意识。

梁腾作为少数“清醒之人”,不趁机狠狠地圈.地,实在太对不起自己。

站在李校长的立场去思考问题,确实他左右为难。

要是顺从了齐大海,协议转让“李屋村小学”旧址地块,还有个正校长在后面扯后腿,不同意;

顺从了正校长的意思那就拍卖吧,又可能惹恼了齐大海,不再问津你这12亩地。而网络上的拍卖,也不知道招不招得来真正有意购地者。想来“流拍”的可能很大。

但人不可能不作选择。左右逢源的好事,不会等着李校长。

他最终仍然得顺从其中一边的意。

看李校长如今的行径,应该是选择向齐大海靠拢。

吴瑕现在大概摸清了李校长的心思了。

方便对症下药。

吴瑕很是善解人意地说:“李校长你选择帮齐大海争取地块,本来也无可厚非。但是你考虑深一些,就知道,成功希望几乎没有啊。这样你仍然要坚持吗”

“没有成功希望!”

李校长喃喃道:“是因为你认定,齐大海最终不会买12亩地吗”

“那只是原因之一。相信我。我跟齐大海认识,预判他最终的选择不会错!”

吴瑕心里暗道:“我都要出面劝退齐大海了,估计他有九成可能会卖我面子。那齐大海放弃购买你学校地块的可能,就达到九成。”

嘴里继续苦劝李校长: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。你想啊,你在学校,也不能做到一言九鼎。协议卖地或是拍卖地块,这事儿你没办法一言而决。就算你全力配合齐大海购地,难道学校那边你能搞定搞不定的话,无论齐大海最终态度如何你学校的旧址地块,仍然是卖不成啊!”

李校长一声长叹:“在体制内,正和副一字之差,权力就差之千里。一日不扶‘正’,想干些实事就那么难!”

“李校长也不必如此失望。俗语说得好,天无绝人之路。”吴瑕安慰道:“我倒有个建议给李校长,听不听,就由李校长自己拿主意了。”

李校长眼睛一亮,赶紧道:“吴总有什么好建议,赶紧说说看。李某人洗耳恭听。不论是否采纳,李某都感激不尽。”

“刚才李校长也看到了,”吴瑕道:“本公司的梁董,真乃一位百年难得一遇的艺术天才。不仅视频拍得好,几乎每期都拍成精品。还有着其他词曲作家难以企及的写歌天赋。他刚刚就拿出一首‘神曲’,准备出售给我的朋友。保守估计,起码卖个两、三百万,完全不成问题。”

“这对梁董而言,也算是意外之财。按照梁董‘视钱财如尘土’的个性,他老早就跟我提过,很想改善一下他爸梁老师所在的小学的教学环境。本来,他是想着给贵校捐个五万八万的……’

‘不过,刚刚听说了贵校准备建设新校区,但苦于经费不足。贵校无奈之下,打算出售旧校址筹集资金。梁董就想着,要不,他来买下贵校的旧址地块吧’

‘他刚刚卖了首歌,凭空得了一笔闲钱,公司运行方面现在也不差钱。干脆就拿这笔钱买下贵校旧址,也算是对‘李屋村小学’的教育事业的支持。”

说到这,吴瑕和李校长都不约而同地望向梁腾。

梁腾一脸严肃,很认真地点着头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