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青春 > 推背图传奇 > 第五十一章 内外交困

第五十一章 内外交困(2/2)

目录

安敬思一直装聋作哑,不敢开口说话,他见徐至、薛阿檀和众僧说了很多话,知道他们欺骗了自己,心中生气,吵嚷着要喝茶吃饭。

至诚大师听了,赶紧吩咐身边的小沙弥去后山采摘一些瓜果回来,一边解释说:“三位师侄有所不知,我们少林寺中早已断粮,只能靠采摘山后的一些瓜果野菜度日,还请三位师侄见谅!”

徐至这才明白,为什么至信大师将山后的那些瓜果称为救命果,为什么会将他们看成是小偷和官匪,原来这少林寺早已是断炊断粮了,如果这些野果也被外人采摘干净,那么少林寺的僧人都会被困死饿死,少林寺近四百年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!

徐至说道:“方丈,如今朝廷在少林寺四周秘密设置了很多关卡,如果少林寺就这样被困着,如今夏秋之际还有一些瓜果菜蔬充饥,如果是冬春之交,草木凋零,那如何是好呢”

至诚听了徐至的话,叹道:“阿弥陀佛!我们出家人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,一辈子青灯参佛,与世无争,没有想到佛门清净之地也会引来如此的大祸!要突破当前的困局,就要大开杀戮,佛祖在前,那岂不是更大的罪过?”

徐至辩解道:“方丈大师,自古有佛就有魔,我佛慈悲不能降魔,如果一味地独善其身,又怎能弘扬佛法”

至德大师也劝道:“方丈师兄,徐贤侄说的对,我少林众僧即便不能降妖除魔,但也不能坐以待毙,任人宰杀,希望方丈师兄早做决断!”

至信大师见方丈久久没有说话,也急道:“方丈师兄,如今形势紧迫,据我护院武僧侦察,自黄王义军离开中原后,朝廷就不断向少林寺附近的登封、禹州增兵,他们是想趁机报复我们当年暗助义军之仇。如今我少林寺被围一个月,寺内早已人心涣散,怨声载道,如果不能当机立断,则少林数百年的基业将会毁于我们手中!”

至诚方丈思考了好一会儿,才说出心中的顾虑:“两位师弟,三位贤侄,你们有所不知,自古民不跟官斗,如今我少林寺被围,寺内早已饿殍遍地,食不饱腹,护院武僧也不齐整;寺外却有上万官兵虎视眈眈,暗中窥视。如果如你们所言,拿我们寺内数百僧人的性命,与朝廷相抗衡,就如群羊驱猛虎,以卵击石,有去无回,岂不是一样的杀身不能成仁,舍身不能成佛吗这样还会带来血腥的杀戮,岂不是更大的罪过”

安敬思见至诚方丈过于慈悲,太多顾虑,插话道:“方丈,小敬思还是一个孩子,大道理不懂!我只知道饿了,就要吃东西;别人打我,我就要出手还击,否则一辈子逃避困境,何时是一个尽头?”

徐至接着劝道:“方丈大师慈悲为怀,不想做无谓的牺牲,此念让人感佩!但少林数百僧侣忍辱负重,无嗔无贪,不应遭此大难。蝼蚁尚且偷生,何况少林数百生灵,不如聚全寺之力与朝廷抗争,就算一死,也死的堂堂正正、轰轰烈烈!”

薛阿檀也叫嚷道:“徐大哥说的有理!方丈,少林寺一向匡扶正义,为武林所敬仰,可不能一味逃避,没有骨气,被世人所耻笑!”

至清和至静大师也说道:“方丈师兄!三位师侄说的非常好,这也是所有护院武僧的想法,还请师兄听听寺内所有僧人的心声!”

至诚方丈沉思了好一会,说道:“既然是大家的意见,本住持也不能违了众僧的心愿,希望佛祖慈悲,能拯救我少林数百僧侣的性命!”

至德禅师见徐至年轻有为,很有见解,欣慰道:“三位师侄侠肝义胆,见识深远,比起我们这些老朽强多了,不知道你们的武艺如何”

徐至回道:“方丈和几位大师都是得道的高僧,这岂是晚辈们可以比肩的。晚辈曾跟武当山的凌空道人学过一些武当派的功夫,还请方丈和几位大师指点一二!”

至德回了一声:“好说,请贤侄施展武当绝学!”。徐至听了,不敢怠慢,大着胆子向众僧谦让了一番,然后在殿中站定,在众人面前将武当太极拳,太极剑以慢击快,以柔克刚的精要,通通演练了一番。

至德首先赞道:“徐贤侄年纪轻轻,在武学上竟然有如此的修为,十分难得,只是内力上还欠一些火候,招式上还有些不足,再说武当绝学讲究的是后发制人,虚虚实实,才能克敌制胜,师侄还不能真正领悟武当绝学由虚招变化为实招,实招隐含虚招的最高境界。”

至信等至德评论完,也点头赞道:“老衲以为,徐师侄也算是一位武学奇才了,但是师侄内力上尚有不足,武学上讲究先声夺人,说的就是气力上一定要胜人一筹,即使招数上有些破绽,也能靠气力这些内发的技艺取胜!”

徐至自习武以来,虽然勤习苦练,但觉得自己进展有限,苦苦思索也不得其解,今天听到少林三绝的指点,顿时醍醐灌顶,茅塞顿开,说道:“小侄愚钝,还请几位大师能够收留为门下弟子,在武学上指点晚辈一二!”,说完拉着薛阿檀和安敬思,拜倒在地。

至德和至信默默点了点头,都把目光朝向至诚方丈,等待他的示下。

至诚方丈赶紧用手搀扶起徐至三人,微微笑道:“徐贤侄,你有所不知,我少林武学自达摩祖师以来,从不外传,虽然目前事态紧急,老衲也不敢因此破例,目前寺内人心浮动,朝不保夕,每天都有不少僧人饿死,还有一些僧侣忍受不了饥饿,逃出寺外投靠强敌。本寺僧人面对如此大难,尚且躲避,三位师侄身为局外人,何必以身涉险,与本寺玉石俱焚呢”

安敬思见少林方丈不肯收留,含着泪,说道:“我们兄弟三人千里慕名而来,一路上风吹雨淋,翻山涉水,吃尽了千辛万苦,但是我们来少林寺的意志并没有动摇,就说那日我们在五乳峰上被官兵逼迫,纵身跳下危崖,好不容易才来到少林寺山门前,而如今各位大师却不肯收容我们,叫我们如何是好呢”

薛阿檀接着说道:“敬思大哥说的没错,少林寺不肯收留我们,我们又能去哪里呢难道要我们原路返回不成”

至美大师见安敬思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,却是满脸忧愁,心中也是不忍,对至诚方丈说道:“方丈师兄,佛经有云:可渡一切可渡之人。既然三位施主不远千里而来,我们少林寺也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。我看还是暂时先收留他们吧”

至静大师也劝道:“方丈师兄,现如今寺外官军重重,如果不收容他们,他们也出不了这少室山,岂不是反而害了他们”

至诚方丈叹了一声,说道:“几位师弟误解老衲的意思了,老衲本意是不想让三位师侄深陷我少林的困局中,与我们同患难共牺牲。既然两位师弟开了金口,那就让他们三人暂留在少林寺中。虽然说出家人四大皆空,慈悲为怀,但如今我少林米粮供奉有限,就让他们负责寺内日常的清扫、挑水、砍柴、做饭等粗活!他们三人对外也不能宣称是我少林弟子!”

至德和至信听完,也都默默点了点头。

徐至听了,又拉了薛阿檀和安敬思两人,再次谢过方丈和几位大师的收留。

至诚方丈接着又说道:“至信师弟,你赶紧召集寺内所有僧侣到较武场商议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。对了,三位贤侄也不要离开,毕竟你们从寺外而来,对外面的形势比较了解,也请你们助少林一臂之力!”

徐至回道:“方丈,你放心,晚辈们愿意为少林出力!”

书页 目录
返回顶部